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安徽日报]“谷草兼用”脆秆水稻将商业生产

来源:  | 时间:2021-10-25|  作者:徐旻昊

  观摩会现场

  10月21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2021年“谷草兼用”脆秆水稻关键基因及技术转让签约及示范现场观摩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育种学家谢华安查看水稻特性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科研人员10多年来一直开展水稻脆秆突变体的遗传分子机制研究。在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团队利用理想脆秆基因IBC培育了“脆而不倒”的脆秆水稻品种“科脆粳1号”(科辐粳7号),是国内首个通过审定的脆秆水稻品种(2018年审定),实现脆秆理论到应用的突破。

  科研人士查看水稻特性

  “科脆粳1号”克服了脆秆材料易倒伏的瓶颈问题,在风洞试验中模拟9级大风情景下依然表现良好的抗倒性,并且连续多年的生产示范中也未见倒伏现象的发生,表现出极好的抗倒性。

  合肥市坚持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一个大课题来研究、支持。鉴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培育的脆秆水稻在兼顾产量、品质的前提下,实现秸秆易粉碎、易降解,针对环巢湖流域生态环保需求,在合肥市“借转补”科技专项的支持下,安徽荃银高科种业与合肥研究院联合开展脆秆水稻秸秆饲料化研究。

  通过严谨科学的设计实施饲喂试验,结果表明青贮脆秆饲料饲喂效果最好,饲喂肉羊增重率比青贮玉米饲料和普通秸秆分别提高17.1%、21.2%,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水稻理想脆秆基因IBC以及半显性脆秆基因Sdbc1为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自主的知识产权,本次基因专利及“谷草兼用”品种培育应用关键技术独占使用权转让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科研人士对脆杆水稻进行测产

  科研人士对脆杆水稻进行测产

  未来,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将围绕水稻“谷草兼用”的育种目标,建立高效的分子育种体系以及全基因组选择技术,通过发掘、聚合有利基因进一步改良秸秆的饲用品质,在保障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培育多种类型的脆秆新品种,从品种源头提升秸秆的利用价值。

  报道链接:https://app.ahnews.com.cn/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29/446489.html?isShare=true

附件下载: